中尚圖動態
銀行工作者出版第二部長篇小說《心結》
時間:2021-08-10 16:47:49 來源:中尚圖
兩家人.兩份愛
城里鄉下,兩個家庭,兩位母親,二十年的心結在光陰中編織成愛,二十年前,一場意外,將本無交集的兩家人隱秘相連,二十年后,由歲月與情感編織而成的心結,能否解開。
城里/.樂樂.
在玩具柜旁,面對眾多帶輪子的玩具,孩子一眼就看上了一個安著四個輪子的小豬造型的電動小汽車。孩子不說話,只是癡癡地看著那“豬豬車”。姚連芳說:“樂樂,媽媽把這個豬啰啰買回家好不好?”孩子遲疑地看著她,緩緩露出一個笑。姚連芳很高興,當下就把車買了。回到賓館后,見孩子很喜歡這臺玩具車,姚連芳就在一旁助興地說:“豬啰啰笑啰,豬啰啰笑啰。”豬啰啰,樂樂,啰啰,樂樂……“唉,有了!”姚連芳靈機一動地想,“我來編個歌,把樂樂編進去,讓他不斷地聽到‘樂樂’這兩個字。”她想起了上小學時學唱的《賣報謠》,決定就用那個調子唱。樂樂跟著車子滿屋子跑,姚連芳就觸景生情地在心里編歌子,不一會兒就編出了一首歌謠:
豬樂(啰)樂,豬樂樂,
健康快樂的豬樂樂。
它是樂樂的好朋友,
它是樂樂的小車車兒。
樂樂跟著它叮叮咣咣地跑,
豬樂樂它高興得張著嘴巴笑。
鄉下/.平平.
一個夏天的早晨,東邊天際才現出魚肚白,高美榮就開始收拾屋子。
她的母親聽到動靜就大聲地喊:“美榮,快把我也攙起來,我要到院壩里等平平。”
“他們要天亮了才從省城走,晌午才能回來。”
“你還是把我攙起來,我要穿新衣裳。”
見母親執意要起床,高美榮只好先放了掃帚,來給她穿衣服。跟高美榮一樣,母親昨晚也基本上沒睡著,中途曾經幾次拉電鈴叫她。等她到了床前,母親還是重復那句廢話:“你說,平平恨我不?”
“你放一百個心,他是大知識分子了,還跟你一樣,凈記著叫人不喜歡的事啊?”
母親孩子似的傻笑著說:“不恨我就好,就好!”
高美榮剛把母親攙扶到椅子上坐下,就聽到栗序方在外面咳嗽,她趕緊打開大門招呼道:“序方哥,怎么不多睡一會兒?”
“我高興,睡不著!”栗序方說,“濕爐子,我早點把火燒著放心。”
Chapter 1樂樂的畫
楊梓國寫下了棕箱子的長、寬、高幾個尺寸,拿著樂樂畫的圖紙到木器店定做了一個柜子。等箱子放到柜子上之后,樂樂反反復復地欣賞了好幾遍,臉上露出滿意的光彩。這是樂樂剛上四年級的事。
“唉,我還沒老,怎么就不中用了呢?好好的箱子,硬是叫我燙了那么大個窟窿!”姚連芳抬手抽了自己一個巴掌,然后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一樣蔫蔫的開始收拾屋子。她想,湘楚秦百姓特色菜館離家不是太遠,等她把屋子收拾好的時候,楊梓國也就該回來了。
果然,姚連芳剛歇下,楊梓國就進屋了。
“不嚴重吧?”楊梓國一進屋就問。
“你自己看。”姚連芳拉著楊梓國的手來到棕箱子旁邊,說,“箱蓋子沒用了。”
楊梓國細心地看了一會兒,說:“還好,他在畫上蓋了張牛皮紙。”
姚連芳試探著問:“我們能不能揭開看看,再給他還原?”
楊梓國說:“反正蓋子爛了,我們說沒動他的,他也未必相信。這樣,我們好好地把牛皮紙揭起來,灰塵保留著,看完了再好好地蓋上去。”
姚連芳不放心楊梓國,把他拉開,自己小心翼翼地兩手伸進窟窿,把牛皮紙輕輕取出來放在樂樂的床上,然后從最上面揭起了一幅畫,發現畫的是一組田園風光,看不出和他們在別處看到的田園風光畫有什么不同。再取出一幅,發現畫的是一口水井,面對著井看去,左邊有一棵樹。從井口和樹身的比例看,樹很粗,很高,長得也很旺。從樹的葉子判斷,應該是一棵中國槐。再看另一幅畫,畫的是一塊有牛身子那么大的石頭,石頭頂端的凹穴處栽了一根桿子,桿子頂端掛了一個方形的燈,有四個大孩子和一個小孩子在桿子旁仰著頭往上看。奇怪的是,每隔幾幅就會重復出現這兩幅關于水井、大樹以及桿子和燈的畫。怎么總是重復畫這兩個場景呢?雖然這兩幅畫內容重復,但越到下面畫技越差,放在上面的都是近些年才畫的,放在下面的則是早些年畫的。問題是,畫上的內容是憑空創作的,還是確有其物?如果確有其物,它又在哪里?樂樂是怎么看到的呢?兩口子琢磨了一會兒,實在是不解其意。靜靜地站在一旁想了一陣,姚連芳不甘心地說:“再揭幾幅看看。”便又小心翼翼地往下揭了一幅,發現畫的是農村常見的曬谷場,場子的一邊是懸空的,看不清楚,或許是懸崖峭壁。曬谷場的另一邊是不太規整的房子。再揭,又有一幅畫的是南方農村常見的土坯瓦頂的房子。再往下揭,重又畫的是水井、大樹。再揭,又是大石頭上的桿子和燈,旁邊寫了一首題名《夢里景象》的詩:
水井,大樹,掛燈的木桿
曬場,石頭,農家的大院
亦真,亦幻,朦朧點點
挽留,抹去,年復一年
斑斑駁駁的影跡似乎有我在其中
待要細看它卻逃得那么遠那么遠
夢啊——是夢嗎
你是想對他的前生進行點化
你是想對他的今生予以召喚
Chapter 2 母親的窗
年前,姚連芳曾給栗志打電話,叫他回家過年之前來一趟,說想給他爸捎點禮物回去。栗志先說了謝謝,然后答應他到時候一定會打電話給她。后來,電話倒是真的打了,但卻說他們已經坐車上了高速公路。
買好的禮物沒能送出去,姚連芳心里就一直掛念著這件事情。轉眼之間年又過完了,楊梓國頭天出門,去菜館張羅開門營業,樂樂第二天就回了學校,家里又只剩下了姚連芳。這天,她忽然發現窗外的工地有了動靜,先是那個年紀較大的鋼筋工進場整理場地,接著就有兩臺大卡車載著塔吊架子進了場,很快又有吊車開了進來。姚連芳心想,看樣子工地正式開工了,栗志沒準兒又回到了這邊的工地。她趴在窗子上看了一會兒,發現工地那些人當中并沒有栗志,就打電話問:“小栗,你回西安沒有?我想請你吃飯。”
“哦,阿姨,新年好。”小栗好像有些手足無措,鎮靜了一下才說,“阿姨,謝謝你操心。今年我們都不過來了。我媳婦要在家里照顧她媽,我要到北方一個煤礦去打工。沒給你和楊叔叔拜年,很對不起。”
“礦上?莫去礦上,那里危險大!”
“不要緊,阿姨。”栗志解釋說,“礦上給的工資高些,我想多掙點錢幫家里。”
“礦上危險大,這里工資少一點,但安全些嘛。”
“謝謝阿姨,不要緊的。”
“那一定注意安全啰!”
“我會注意的,謝謝阿姨!”
掛斷電話,姚連芳久久地站在窗前不忍離去,她腦海里不斷地浮現出小栗那膽怯的臉龐和憨憨的笑容,耳邊總縈繞著“我想多掙點錢幫家里”這句話,心里覺得有些難受。她在心里責怪栗志,錢就那么重要嗎?多掙點錢幫家里沒錯,難道就不考慮危險因素了嗎?這個娃子,怎么能這樣想問題呢?錢重要還是命重要?姚連芳心里反復地這樣問著,也許以她目前的處境體會不到沒錢人的無奈。心里糾結了好一陣子,姚連芳才又略有醒悟地想:“沒錢也是沒辦法,我們家里要不是這些年生意順當,掙了點家底,我恐怕照樣得打一份工。”這樣一想,馬上就有個疑問跳進了姚連芳的心頭:小栗他們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
Chapter 3采采的病
栗序茂揉揉眼睛,說:“娃走丟這么多年,總算是有點消息了。”
戴所長拍拍栗序茂肩膀,說:“我看,離破案不遠了!”
“謝謝所長操心。”
和戴所長告別后,栗序茂帶著栗序元在街上走了一遭。那個殘疾叫花子還在,栗序茂雖然斷定他不是平平,但還是主動走過去給了兩塊錢。從街上出來,中學放學的時間也就到了,栗序茂對栗序元說:“我想等等采采,你要是急就先走。”
栗序元說:“我等你一路走。”
不一會兒,栗序茂就見采采從兩棟教學樓中間的路上往這邊走來,好像是邊走邊咳嗽,還用兩手捂著嘴站了一會兒。栗序茂心里頓時緊張起來,怎么咳嗽那么厲害?栗序元在旁邊提醒說:“我看你該帶娃到醫院看看。那天,她正走路,突然就扶著樹干歇氣。我問她怎么了?她說她沒勁兒。”
“這女子,怎么不給我說?”栗序茂著急起來。
Chapter 4栗序茂的日記
他要是真的會畫畫多好啊
今天,麻園子大牛回來給我說了一件怪事。他說他有天晚上用電腦上網,突然看到有人在網上曬了兩幅畫。一張畫上畫的是一個水井,井邊上有棵大樹。一幅是一個大石頭,石頭頂上有根桿子,上面掛了盞燈,桿子下有四個大孩子一個小孩揚著頭,在看桿子上的燈。他主動跟對方打招呼,對方沒回答,畫也不見了。大牛說這事很奇怪。他跟我說,會不會是平平長大了,學的是美術,腦子里還記得小時候的一些事,就畫了這么兩幅畫。要說平平小的時候記性好,我相信,可二十多年了,他不可能還記得這些。在(再)說了,黃板梁這個地方是十字路口,見過井、見過樹、見過點天燈的人不曉得有多少。還有背著畫夾子坐在對門給黃板梁畫畫寫生的人,也不曉得有多少,哪個曉得是哪個畫的呢?不過,從我心里說,我太希望那是平平畫的了。他既然能畫畫,證明他上了學,他既然能上學,證明他遇到了好人家。我最怕最怕的是他叫壞人偷去,乞討為生。這些年,我在縣城,在鎮子上辨認的年輕叫花子總不下二十個了,每一次又想他是平平,又怕他是平平。
平平啊,哪怕你落到山里當農民,哪怕你落到海島上當漁民,哪怕那家人窮困一點都不要緊,就是莫叫壞人把你弄成了殘疾。
聽說,科學家在研究親人跟親人之間是不是有心電感應,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。
水井旁的大槐樹
泥很黏稠,每挖一下都有些吃力。在掏挖腳溝的時候,栗序茂發現槐樹有一條根扎進田里了。他本要斬斷它,想想,又怕斬了大樹無法汲取足夠的營養,便決定留著它,把它砌進石坎里。坎子砌好之后,栗序茂還認真欣賞了一番,在為自己的手藝感到滿意的同時,也感到身子困乏得厲害,便扶著鋤把頂部,將下巴放上去打盹。勞累后打個盹是件很享受的事情,太陽溫暖地照在頭上、身上,小鳥在周圍跳來跳去地覓食,舊解放鞋的幫子上似乎有個什么東西在動彈,弄得腳癢癢的。栗序茂把眼睛睜開一條縫看了看,發現一只偌大的螃蟹正爬過他的腳面,似乎是想爬到那邊的爛泥里去。他沒有驚擾它,重又瞇著眼睛打盹。他記起來了,那年也是在這里,他給平平抓了一只螃蟹,本想油炸了吃,平平要留著玩。后來螃蟹跑掉了,平平很傷心……這只螃蟹是不是那只螃蟹呢?想起這件事,栗序茂禁不住在心里問:“平平,你該沒有叫壞人整成殘疾吧?”接著,栗序茂又在心里說:“槐樹啊,你怎么盡給遠方的人治病,怎么不指路讓我家平平回來呢?”他心里這么想著,腦海中又隱約憶起了平平玩螃蟹的樣子。迷迷糊糊之間,栗序茂似乎聽得有個蒼老的聲音說:“他快回來了。”
“啊!”栗序茂大吃一驚,趕緊騰出一只手來揉揉惺忪的眼睛,四下里張望了一氣,發現周圍并沒有人,只有幾只小鳥還在跳來跳去地覓食。他再仰頭看看槐樹,發現它在陽光的沐浴下還是那樣靜謐、安詳,一動不動。
命運的陰錯陽差,代替血緣紐帶,連系起兩個本無關聯的家庭
埋藏了二十年的真相緩緩揭開
假如親情當真慢了半拍,你我又當如何
-END-
關于本書
兩家人,一家在城里,一家在鄉下。城里那家人在夢里、畫里曾看到一口水井,井邊有一棵大樹;而鄉下那家人的住所旁竟真的有一口水井,井邊也真的有一棵大樹。畫中的水井和大樹保存著人的記憶,詢問著人的經歷;真實的水井和大樹滋養著人的生命,守望著人的精神。時光流逝,復雜的情感在二十多年的光陰中凝滯成心結,就在農村那家人已經對丟失的兒子不再抱有找回的希望時,城里這家人卻踏上了一波三折的尋親之路……
關于作者
好記,本名袁澤強,男,陜西省漢陰縣人。曾經在鄉村學校、安康日報社、中國人民銀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及西安分行工作。曾在省市級報刊發表過部分文學作品,2019年于九州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《遠方的石牌樓》。
>>中尚圖動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