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尚圖動態
研究生導師區特級語文教師出書--實實在在教語文
時間:2019-08-02 14:33:54 來源:中尚圖
語文課堂魅力無限,所以我愿意不斷冒險;因為語文課堂華麗無比,所以我才樂此不疲。教書,就是走在冒險的路上,閱盡華麗的風景。當點數自己尋到的珍寶時,哪怕只是一枚石子,因為是自己的發現,也心滿意足。
——王玉桂 特級教師,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默默耕耘揮灑汗水
解讀《關雎》
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
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悠哉悠哉,輾轉反側。
參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
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參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
窈窕淑女,鐘鼓樂之。
詩眼
詩眼
傳統的觀點認為,《關雎》表現了一位青年男子對淑女的愛慕與追求的過程,既有一見鐘情的傾心,又有求之不得的思念和想象中得到意中人的喜悅。這種看法當然也沒有錯。但我們看這首詩的詩眼在哪里?我以為抓住“君子”一詞是全詩的關鍵。
這首詩的內容不僅僅表現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,更表現古時候人民從愛情角度對男子的一種價值評判標準。
墜入愛河三重天
暖暖的春日,惠風和暢,青年男子路過河邊,遠遠看到河中小洲上一對對雎鳩鳥相依相偎,它們關關相鳴,和諧恩愛。
這時,一位姑娘正好在河中采摘荇菜。姑娘看起來文靜美好、勤勞賢淑,男子不禁對姑娘心生愛慕之情。
青年男子對女子心生愛慕之情,是一個正常男子對美好愛情的渴望、幸福生活的追求,這是一種健康向上的情感,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真愛的向往。
第一重,這正是“君子”對待生活和情感的正確態度
姑娘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態、窈窕身影在男子腦海中揮之不去,為了見到女子,他常去河邊,但每次女子都只專注于自己的勞動,對青年男子不聞不問,無動于衷。
青年男子食不甘味,夜不成寐,日夜思念著姑娘。
雖然男子對姑娘想念、追求的心情無比強烈、急切,但他忍耐、克制著自己的相思之情,對女子沒有任何非分的舉動,而是暗自相思,尊重女子。
第二重,這正是“君子”所為,克己復禮,情到深處生幻覺。
飽受相思之苦的青年男子在夢中敲鐘擊鼓將女子迎娶進了家門,并且與心上人彈琴鼓瑟,相親相愛,實現了他“寤寐求之”的迫切愿望。
男子頗有藝術才華和浪漫的情趣,他想象中和女子相處是琴瑟相伴,樂聲悠揚,生活在高雅的藝術情趣中。
第三重,這正是“君子”的修養,以樂養心
詩中青年男子被稱為“君子”,他的德行主要體現在他對待愛情的態度上。
首先,他戀愛的目的是為了長相廝守。
其次,他的擇偶標準以美好的品德為主,他看中的是女子的心靈美。他所追求的女子是一個文靜美好、端莊自重、賢淑勤勞的好姑娘。
最后,青年男子自尊且尊人,青年男子始終溫文爾雅、彬彬有禮,哪怕飽受相思的煎熬也沒有任何非分的言行。
此外,青年男子會彈琴奏瑟,可以看出他有一定的藝術才華,具有浪漫的生活情趣。
《關雎》最主要的是要表現男子的“君子”之德,借以表達古代勞動人民對于愛情觀的一種價值追求。
幾千年前,人們就為愛情定下了標準:愛情之美,美在德行。如今的我們,可曾聽懂千百年前的吟唱?
關于本書
本書分為三部分內容。
第一輯“我的語文教學觀”,是我對語文教學諸多方面的思考,這些思考多從感性出發,雖然粗淺但真實。有些思考和文字都相當稚嫩,但可以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了我對教育教學思考的過程。
第二輯“文本解讀舉隅”,列舉了對十篇現代文、古詩文的文本解讀,體現了我立足文本、立足學情、立足語言的解讀觀。
第三輯“課堂教學舉隅”,直觀地展現了我“以學情為起點、文本為依據、訓練為主線、素養為目標”的語文教學觀。每一課的教學設計體例是一致的,均由“析課”“上課”“悟課”三個板塊組成。
關于作者
王玉桂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級教師、正高級教師、自治區王玉桂初中語文教學能手培養工作室主持人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語會理事、國培計劃授課專家,新疆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,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語文教師。
購買本書:《實實在在教語文》當當網推薦好書
購買本書:《實實在在教語文》當當網推薦好書
>>中尚圖動態